我國鈦白粉市場發展觀察:未來更側重價值 淡化價格
發布日期:2014-5-1 18:50:07
鈦白粉是目前最好的白色顏料,在涂料市場及塑料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大幅度的帶動了我國鈦白粉市場的發展,然而,截止4月10日之前,國內鈦白粉市場經歷了半年的沉默期,目前市場價格已開始回暖,那么我國鈦白粉行業到底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呢?最近幾年來是鈦白粉的景氣周期,使得業內對鈦白粉的擴張再次進入非理性狀態。
2-3年前,已公開的業內企業擴產和業務加盟新建鈦白粉項目將近30個,合計產能達到160-183萬噸/年。但從2013年上半年的實際情況來看,除幾個氯化法項目和少數硫酸法項目以外,絕大多數項目進展緩慢或處于擱臵狀態,有的實際上已經取消了。2013年竣工的項目并不多,雖由于市場原因抑制了產能增加,但據我們進一步核查,2014-2015年仍有近55萬噸產能增加,年均產能增速為9.5%。根據九正建材網了解,98年以來,在房地產和汽車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國內鈦白粉產能和產量的擴張十分迅猛,復合增速接近20%。從產能的增加來看,1998-2006年間在需求的帶動下,隨著國內硫酸法工藝的完善,新建產能不斷增加,在短短7年之內,國內鈦白粉產能由不足20萬噸增加到超過100萬噸。
2009年和2010年由于需求向好,產能擴張更為激進,單年均新增50萬噸產能,2011年開始放緩,產能僅增加7萬噸,同期出口量大增,直接導致2011年的鈦白粉爆發行情。2011-2012年產能增速分別為3%和4%,較2010年之前近30%的增速已大大降低。從行業開工率來看,2000年以來,2006年之前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長,且產能擴張相對落后于需求增速,鈦白粉行業內開工率基本維持在80-85%的合理水平。2007-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需求迅速下滑,導致行業開工率低于60%。而在2009年之后,需求在緩慢恢復的同時,行業產能的增加則遠超過需求增長,除2011年景氣旺盛時行業開工率一度恢復到85%,其余時間開工率均維持在70%左右。2012年國內鈦白粉的綜合產能約為260萬噸不含表面處理和加工型企業,實際產量為189萬噸,行業產能利用率只有72.7%,水平較低。實際上2012年上半年曾達到85%的合理水平,下半年急劇下降到65%-70%的水平。2013年上半年行業開工率進一步下降到60-65%,大多數企業當前仍在去庫存的過程中。
近期,相繼出現了鈦白粉行業的一些重點企業環保問題。鈦白粉生產工藝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但受到技術制約,98%以上的產能還采用20世紀90年代就棄用的硫酸法工藝。而采用硫酸法工藝,每噸鈦白粉需消耗新鮮水100-150噸,綜合能耗約1.6噸標準煤,同時約產生濃度20%的廢硫酸8噸、酸性廢水100噸、廢渣8噸,以及含二氧化硫、酸霧和粉塵的廢氣2.5萬立方米。以可比口徑計算,國內鈦白粉行業每萬元產值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廢氣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是化工行業平均水平的3.85、1.03、2.13倍,是全部化工行業相應指標的3-8倍。硫酸法的“三廢”排放,在市場不景氣狀況下,噸鈦白產品的環保處理費用甚至超過了企業的利潤。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除惡化的行情之外,嚴峻的環保壓力也使得業內一些小微廠家退出。近1-2年來,業內多達10家以上不具長遠發展力的中小鈦白粉企業關閉、拆除或者處于基本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國內60多家鈦白粉生產企業中,中小企業占比絕大多數,而在污染排放方面,中小企業確實絕對的主力。在2013年于北京召開的鈦白粉行業年會,《鈦白粉行業準入條件》修訂版首次被披露,修訂版在資源配臵與資源回收、工藝流程先進特性、工藝體系能源參數和聯產法硫酸法工藝路線等環保相關方面對行業生產提出了新的規范。預計未來行業將大幅提高行業的準入門檻,部分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將面臨停產整頓甚至是淘汰出局的壓力,將有效緩解供給端的壓力。
由于5萬噸是鈦白粉的經濟生產規模臨界點,預計無論是準入門檻,還是整頓重點,5萬噸及以下產能的鈦白粉廠家無疑將面臨嚴重的停產退出壓力。據我們的統計,當前國內產能在5萬噸以下廠家達到30家,占全部鈦白粉廠商數量的一半。合計產能達到70萬噸,占當前所有產能的四分之一。我們認為一旦環保從上至下加嚴,新增的環保成本將迫使這其中的大部分小微廠家選擇退出,大大改善國內供給端的壓力。
未來的競爭模式不僅僅是價格的比拼,單純的價格便宜已經留不住客戶,誰能提供最廣闊的產品價值,提供更完善的價值體驗,才能更好的贏得顧客,贏得市場。
tag標簽:鈦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