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型高爐渣提鈦在川取得技術突破
發布日期:2014-11-14 22:59:40
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科研人員一直在摸索高爐渣提鈦產業化技術的工藝流程,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攀鋼的科研人員終于摸索出了高溫碳化、低溫選擇性氯化、水洗尾渣制作建筑材料的工藝流程;2009年高爐渣提鈦產業化中試線正式建成試運行,經過不斷優化設計,中試線試驗不斷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并在今年9月25號,帶氯連續運行達到228.5小時,意味著攀鋼低溫氯化中試線的各項設備聯動達到了正常生產的要求,低溫氯化中試線運行實現重大突破。
據了解,攀鋼自1970年投產以來,高鈦型高爐渣已經堆積如山,儲量高達7000多萬噸,每年還新增400多萬噸。由于高爐渣中鈦資源的價值巨大,采取堆放的方式處理高爐渣,由此帶來的環保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不容忽視。如何有效提取高爐渣中的鈦,是世界性難題。目前,高爐渣提鈦產業化技術研究項目已經攻克技術瓶頸,高爐渣高溫碳化—低溫選擇氯化工藝,具有工藝流程短,四氯化鈦產品是氯化法鈦白及海綿鈦的直接原料等優點。現在高爐渣高溫碳化—低溫選擇氯化工藝已完全貫通,一旦實現產業化,將使攀西鈦資源利用率從目前的17%提高到50%以上,每年可以處理400多萬噸高爐渣,可從渣中提取二氧化鈦80多萬噸,為攀西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