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5-11 23:13:11
鈦的密度不到鐵的57%左右,但具有強度高、耐高溫、耐腐蝕的特性,被稱為“海洋金屬”、“太空金屬”等,是國防先進裝備和國民經濟重要工程的重要和支撐材料。日前,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南京工業大學等單位承辦的第十七屆全國鈦及鈦合金學術交流會在寧開幕。
本次會議以“創新、發展、應用”為主題,對我國近年來鈦科學與技術的最新發展、研究熱點、發展重點等問題進行廣泛和深入的交流和研討,吸引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南京工業大學、寶鈦集團、西北有色金屬院、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等70余家單位,從事鈦及鈦合金冶金、材料、制造以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生物醫療等相關應用領域研究的6位院士及530余名專家學者。
“近年來,我國鈦合金與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已廣泛應用于化工、航空、航天、艦船、核電、生物醫療等領域,是提高裝備性能的關鍵材料,是現代國防建設的重要支撐材料和國民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南京工業大學兼職教授、會議名譽主席周廉院士介紹說,甚至在日常用品領域也時常看到鈦的身影,包括高端炊具、手機、奢侈品等。
“2018年我國鈦合金材產量為6萬噸,占鋼鐵的0.006%,但是價格卻是鋼材的16.9倍。低產量和高單價是鈦及鈦合金應用面臨的嚴峻問題。”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常輝教授認為,將鈦合金材料制造成本降低50%以上,鈦合金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將鈦合金的用量提升5—10倍,達到30—60萬噸/年是今后5—10年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