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棒、鈦板、鈦管表面光潔度等級與表面粗糙度參數的轉換
發布日期:2019-12-22 11:37:47
表面光潔度等級與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推薦轉換表
表面光潔度等級與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推薦轉換表(一)
表面光潔度(GB1031-68)
級別代號 | Ra | Rz |
▽ 1 | > 40 ∽80 um | > 160 ∽320 um |
▽ 2 | > 20 ∽40 um | > 160 ∽320 um |
▽ 3 | > 10 ∽20 um | > 40 ∽80 um |
▽ 4 | > 5 ∽10 um | > 20 ∽40 um |
▽ 5 | > 2.5 ∽5 um | > 10 ∽20 um |
▽ 6 | > 1.25 ∽2.5 um | > 6.3 ∽10 um |
▽ 7 | > 0.63 ∽1.25 um | > 3.2 ∽6.3 um |
▽ 8 | > 0.32 ∽0.63 um | > 1.6∽3.2 um |
▽ 9 | > 0.16 ∽0.32 um | > 0.8 ∽1.6 um |
▽ 10 | > 0.08 ∽0.16 um | > 0.4 ∽0.8 um |
▽ 11 | > 0.04 ∽0.08 um | > 0.2 ∽0.4 um |
▽ 12 | > 0.02 ∽0.04 um | > 0.1 ∽0.2 um |
▽ 13 | > 0.01 ∽0.02 um | > 0.05 ∽0.1 um |
▽ 14 | ≤ 0.01 um | ≤ 0.05 um |
表面光潔度等級與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推薦轉換表(二)
表面粗糙度(GB1031-83)
級別代號 | Ra | Rz | ||
I | Ⅱ | Ⅲ | ||
▽ 1 | 50um | 100um | 80um | 320um |
▽ 2 | 25 um | 50um | 40um | 160um |
▽ 3 | 12.5 um | 25 um | 20um | 80um |
▽ 4 | 6.3um | 12.5 um | 10um | 40um |
▽ 5 | 3.2 um | 6.3um | 5um | 20um |
▽ 6 | 1.6 um | 3.2 um | 2.5um | 10um |
▽ 7 | 0.8 um | 1.6 um | 1.25um | 6.3um |
▽ 8 | 0.4 um | 0.8 um | 0.63um | 3.2um |
▽ 9 | 0.2 um | 0.4 um | 0.32um | 1.60um |
▽ 10 | 0.100 um | 0.2 um | 0.16um | 0.80um |
▽ 11 | 0.05 um | 0.100 um | 0.08um | 0.40um |
▽ 12 | 0.025 um | 0.05 um | 0.04um | 0.20um |
▽ 13 | 0.012 um | 0.025 um | 0.02um | 0.100um |
▽ 14 | 0.012 um | 0.01 um | 0.05um |
表面粗糙度值的選用
表面粗糙度值的選用實例
使用時代TR200粗糙度儀測量時需要選定取樣長度,這又牽涉到被測工件本身的粗糙度范圍。Ra/μm表面微觀特征應用實例3.2-6.3半光表面微見加工痕跡半精加工面、支架、軸、襯套端面、帶輪、凸輪側面等非接觸的自由表面,所有軸和孔的退刀槽,不重要的鉸接配合表面等1.6-3.2 箱體、箱蓋、支架、套筒等和其他零件結合而無配合要求的表面,定心的軸肩,鍵和鍵槽,低速工作的滑動軸承和軸頸的工作面,張緊鏈輪,導向滾輪殼孔與軸的配合表面0.8-1.6光表面可辨加工痕跡的方向襯套、滑動軸承和定位銷的壓入孔表面,花鍵的定心表面;帶輪槽,一般低速傳動的軸頸;電鍍前的金屬表面0.4-0.8光微辨中型機床(普通精度)滑動導軌面,圓柱銷,圓錐銷和滾動軸承配合的表面;中速轉動的軸頸;內、外花鍵的定心表面等0.2-0.4不可辨夾具定位元件和鉆套的主要表面,曲軸和凸輪軸等高速轉動的軸頸;工作時受交變應力的重要零件;中型機床(提高精度)滑動導軌面和/P5級滾動軸承配合的表面0.1-0.2極光表面暗光澤面精密機床主軸錐孔,頂尖圓錐面,高精度齒輪工作表面;和/P4級滾動軸承配合的表面;液壓油缸和柱塞的表面;曲輪、凸輪軸的工作表面等0.05-0.1亮光澤面精密機床主軸箱與套筒配合的孔;儀器中承受摩擦的表面,如導軌、槽面等;液壓傳動用孔的表面,閥的工作表面,汽缸內表面,活塞銷的表面0.025-0.05 鏡狀光澤表面特別精密的滾動軸承套圈滾道,鋼球及滾子表面;量儀中的中等精度間隙配合零件的工作表面;工作量規的測量表面;摩擦離合器的摩擦表面等
表面光潔度&表面粗糙度
一.表面光潔度是表面粗糙度的舊標準,它 們的對應關系如下:
表面光潔度14級=Ra 0.012
表面光潔度13級=Ra 0.025
表面光潔度12級=Ra 0.050
表面光潔度11級=Ra 0.1
表面光潔度10級=Ra 0.2
表面光潔度9級=Ra 0.4
表面光潔度8級=Ra 0.8
表面光潔度7級=Ra 1.6
表面光潔度6級=Ra 3.2
表面光潔度5級=Ra 6.3
表面光潔度4級=Ra 12.5
表面光潔度3級=Ra 25
表面光潔度2級=Ra 50
表面光潔度1級=Ra 100
以上表面粗糙度單位均為μm,即 微米=10^-6米。
參考資料: 《技術制圖》國家標準應用指南,表面光潔度是老標準的叫法,后來改叫表面粗糙度。微米工業叫μ 1毫米=10絲 1絲=10μm。
二.標準編號 GB/T 1031-1995
標準名稱 表面粗糙度 參數及其數值
1、一般車床的加工精度可達IT8~IT7,表面粗糙度為Ra25~Ra1.6。
2、鉆床用于鉆孔加工精度可達IT13~IT11,表面粗糙度Ra80~Ra20;用于擴孔精度達IT10,表面粗糙度Ra10~Ra5.;用于鉸孔精度可達IT7,表面粗糙度Ra5~ra1.25。
3、銑床加工精度一般為IT9~IT8,表面粗糙度為Ra6.3~Ra1.6。
4、刨床加工精度為IT9~IT8,表面粗糙度為Ra25~Ra1.6。
5、磨床加工精度一般 為IT6~IT5,表面粗糙度為Ra0.8~Ra0.1。
三.機械制圖時我們標注的表面粗糙度是Ra還是Rz?
Ra 是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偏距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Rz 是在取樣長度內最大的輪廓峰高的平均值與五個最大的輪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Ry 是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峰頂線 和輪廓谷底線之間的距離。
為什么是Ra呢? 是因為平均值好測量。
四.表面粗糙度高低怎么分?比如1.6和3.2誰高差幾級?還有通常圖紙上技術要求寫些什么內容?
表面粗糙度值越高,表面越粗糙。
1.6比3.2的精度高一級。常用的表面精糙度值有:0.012、0.025 、0.05、0.1、0.2、0.4、0.8、1.6、3.2、6.3、12.5、25、50,單位微米。機械圖紙上常有:形位公差和表面處理等內容。1.6高一些,它的意思是“表面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平均值差1.6μm”。“3.2”是 精車、精銑后的結果,只是精的效果不是非常好.“1.6”也 可以在車、銑精加工中得到,只是稍微費事一些。“0.8”及 以上的要求只能在磨床中得到,或者是特殊的化學處理中。據說現在國外通過精車、銑已經可以達到“0.4”的要求了。我們的差距非常大。
五.不銹鋼拋光粗糙度Ra=0.8um和目沒有關系,要先后用用粒度60、80、120、180的砂紙或砂帶進行拋光,其粗糙度可達Ra=0.8um。
六.想知道一般的未經加工的熱軋鋼板表面粗糙度能達到多少?比如是12.5或25或6.3.....這和生產廠家有關系,國產的大約12.5,進口的可以到6.3。
無論是機械加工的零件表面,或者是用鑄、鍛等方法獲得的零件表面,總是會存在著具有較小間距和峰谷的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輪廓微觀不平度)。這種較小的間距和峰谷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稱為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
1. 輪廓算數平均偏差:
輪廓算數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樣長度L內,被測輪廓上各點到基準線的距離Yi的絕對值的算數平均平均值。
2.微觀不平 度十點高度:
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是指在取樣長度L內,被測輪廓上五個最大輪廓峰高Ypi的平均值與五個最大輪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 輪廓最大高度:
輪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樣長度L內,被測輪廓的峰頂線與輪谷線之間的距離。
表征微觀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評定參數Ra、 Rz、Ry的數值愈大,則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評定參數中,Ra的概念頗為直觀,Ra值反應實際輪廓微觀幾何形狀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觸針式電動輪廓儀測量比較容易。因此對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為評定參數。但受測量儀器的限制,極光滑和極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評定。
評定參數Rz的概念較為直觀,Rz值通常用非接觸式的光切顯微鏡測量。但Rz值只反應取樣長度內峰高和谷底的十個點,不能反應峰頂的尖銳和平頓的幾何形狀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應得微觀幾何形狀特性全面。
評定參數Ry的概念簡單,Ry值得測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應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全面。Ry值與Ra、Rz值連用控制微觀不平度的谷深用來評定某些不允許出現較大加工痕跡和受交變應力作用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