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蝕性鈦合金的定義及其特性
發布日期:2019-10-30 20:47:59
耐腐蝕性鈦合金是指添加微量有效元素生成的耐腐蝕性鈦鈦材料耐腐蝕性是由于在表面上,形成不動態薄膜(穩定氧化膜),在提供氧的 氧化性酸(硝酸等)、含氯離子環境中,它和鉑(白金)具備相等以上的優越耐腐蝕性。但在還原性酸(鹽酸硫酸、磷酸等)環境下,就發生 全面腐蝕,還有在存有氯離子的水溶液中,凸緣面縫隙間,會產生縫隙腐蝕。在這種環境中,能提高耐腐蝕性的有效元素是鉑族元素P、 Pd和Ru等,微量的Pd單獨添加合金,如若采用代替高價的Pd單獨添加時,則要開發廉價的Mo、Ni、Ru、Co、Cr等復合微量添加的廉價型 的耐腐蝕性合金。添加微量元素可形成氧化薄膜,促進改善耐腐蝕性。
在強度方面其與純鈦相同,依據0和Fe進行控制,其加工性、焊接性與純鈦相同。耐腐蝕性鈦合金大多數由日本國內加工廠開發,日本是 以純鈦為基礎,反映出作為耐腐蝕材料的需求主體。開發的耐腐蝕性鈦合金大多數均在JS和ASTM標準中,作為通用材料得到公眾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