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材料在海洋工程領域的優異特性及面臨的諸多挑戰
發布日期:2015-2-12 18:11:02
無論是發展海洋經濟還是發展現代海軍,都需要發展系列海工裝備。實踐表明,先進的海工裝備,無論是深海油氣開采裝備,還是核潛艇、深潛器等裝備,都是涉鈦裝備,質輕耐蝕的鈦及鈦合金材料能為實現海工裝備的高效能、長壽命和高可靠作出重大貢獻。
而目前海洋工程用鈦加快發展的時機已成熟。我國已是世界鈦工業大國,具有比較完整的鈦研發-生產-應用體系,具有規;a能力和許多應用技術儲備,加快海洋工程用鈦的發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與鋼鐵、不銹鋼、銅、鋁等常用材料相比,鈦材最突出的特點是密度低、比強度高、耐蝕性強,同時還具有耐海水沖刷、無磁性、無冷脆性、高透聲系數等性能,便于成形、鑄造、焊接,使它對各類海洋工程有廣泛的適用性。
鈦在海洋工程中可大顯身手,但也有一些缺點和值得注意的問題。海洋工程用鈦面臨諸多挑戰,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鈦材生產
由于鈦熔點高(1668℃),高溫變形抗力大,熱加工溫區窄等原因,生產鈦材難度大,特別是大規格、高性能鈦材的生產難度很大。不僅需要大型真空熔煉爐(真空電弧爐、電子束冷床爐等),而且需要重型壓力加工設備(鍛壓機、軋板機、擠壓機等)。鈦材生產單位產品投資巨大,高達30萬~40萬/噸。鈦材生產的設備能力比同規格鋼材的設備能力相當或更大,而其產出和設備利用率僅為其幾十分之一,導致其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二、產品設計
鈦屈-強比特高(0.9以上),焊接強度系數高(0.9以上),而彈性模量、導熱系數及阻尼系數偏低。在一定條件下,鈦會發生縫隙腐蝕、接觸電偶腐蝕與氫脆問題。由于鈦的這些物理、化學與力學特點,要求鈦設備的設計要采用全新的設計規范和技術規范(如安全系數、腐蝕裕量、防火防爆措施、結構形式、焊縫形式等)。鈦材阻尼系數較小(TiNi形狀記憶合金除外),在使用過程中振動較大,需采取防振減振措施。鈦進入工業領域僅幾十年的歷史,設計經驗少,許多問題尚待探索。
三、產品制造
由于鈦的彈性模量低,冷加工時回彈大,導熱率低,表面易磨蝕、易劃傷等特點,給鈦零部件的成型、熱處理、機械加工等均帶來一定的難度,成熟的工藝需要較長時間的探索。
四、鈦材料應用
由于鈦的耐腐蝕性強,許多鈦設備為“永久”或半永久性設備,設備考核周期很長,以致設備使用單位的一、二、三代工程技術人員也難以全面掌握某臺設備的應用歷史資料,不能對鈦設備的使用效果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五、選材用材觀念
大多數人目前仍很難突破“鈦材價格太貴”的慣性思維。在投資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很難用比船體鋼貴5~10倍的鈦材去取代鋼材或銅材制造海工裝備。相對而言,鈦設備的一次性投資確實很大,鈦設備的技術經濟優勢主要靠“全壽命成本”來體現,即主要靠長遠效益來體現。鈦材要在海洋工程中擴大應用,在效益評估與宣傳普及方面要做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