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崛起“中國鈦合金產業集群”
發布日期:2015-5-19 17:30:02
在處處涌動著創新激情的陜西寶雞高新區,在眾多企業的創新實力層層疊加下,高新區的“創新能力指數”節節攀升,我們仿佛看見,一個個科技創新成果正破殼而出,一頂頂科技桂冠正榮耀摘來……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崛起“中國鈦谷”
——寶雞高新區建設“中國鈦谷”發展紀實
古有“青銅器”,今有“鈦合金”。古時的寶雞以青銅器而聞名中華,如今的寶雞因鈦合金而享譽神州。作為寶雞鈦產業的支撐者和引導者,寶雞高新區以其雄厚的產業集群實力和強勁的科技創新能力,在鈦領域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產業的優勢讓這方沉寂的土地勇敢發聲。寶雞高新區形成了以寶鈦集團為龍頭的全國規模最大、實力雄厚、生產體系完整的鈦產業集群,擁有一批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并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以鈦為主,鎢、鉬、鉭、鈮、鋯等稀有金屬加工并存的金屬材料加工、銷售、研發基地。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地處古絲綢之路起點上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的寶雞高新區,正積極搶抓“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機遇,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
正如散文大師普里什文筆下所描寫的那樣:“那些春水奔騰過的曾經荒涼的地方,我們欣喜地看到,如今到處是鮮花的洪流。”
鈦谷之軀:
打造完整的鈦產業鏈條
市場競爭的法則告訴我們,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持續競爭力。
在區域經濟競爭激烈的態勢下,寶雞市委市政府找準自身的特色,立足自己的優勢和鈦產業,打出了一張響亮的名片——“中國鈦谷”。
寶雞市委書記上官吉慶指出,工業是寶雞立市、富市、強市之本,是加快發展、率先跨越的重要支撐。鈦及鈦合金產業是寶雞的優勢產業。在打造“寶雞·中國鈦谷”過程中,高標準建設國際一流的鈦產業園區,集聚鈦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核心骨干企業,實現分工與合作的有機結合,引領寶雞鈦產業加速發展。
寶雞高新區聚集了以鈦及鈦合金為主的新材料研發生產企業443家,鈦材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85%、占世界產量的22%,鈦材產品出口約占全球15%以上,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
這些閃耀的數字成績背后,不得不提其中一個貢獻最大的企業——寶鈦集團。
作為“中國鈦工業旗艦”,寶鈦集團是寶雞高新區鈦產業鏈條中的龍頭企業,擁有鈦材、鋯材、裝備設計制造、特種金屬等四大產業板塊,是我國最大的以鈦及鈦合金為主的專業化稀有金屬生產、科研基地。
我國第一顆氫彈的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潛艇的勝利下水、第一顆軟著陸衛星順利返回地面、“神舟”系列宇宙飛船、“嫦娥”工程等運用的裝備中都有寶鈦集團的身影。
“我們擁有多項國內唯一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取得科技成果600多項。”寶鈦集團的負責人介紹說,寶鈦集團是我國鈦材國標、軍標、行規的重要制定者,先后制修訂的國標和國軍標82項,制定行業標準12項,并建成了擁有世界一流檢測裝備的大型材料檢測中心。
“從各類鈦及鈦合金科研、生產,到加工、貿易和流通,我們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這是我們獨有的工業優勢。”郝晉升指出,寶雞高新區的鈦產業發展猶如一條完整的流水線,流水線的每個“位置”、每個“工人”,都有著自己的“責任”與“技能”,為生產出來的“產品”保駕護航。
圍繞“海綿鈦-鈦鑄錠-鈦加工材-鈦合金材-鈦復合材-鈦材深加工產品”縱向產業鏈,“技術研發、技術轉移、專業孵化、鈦材交易、其他社會中介服務”等橫向服務鏈,寶雞高新區形成了“一個產業園、多個園中園,一個大產業、多條產業鏈,一個大集群、多個小集群”的發展格局。
隨著完整產業鏈的逐漸形成,“寶雞·中國鈦谷”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鈦谷”效應為寶雞高新區引來了眾多大項目——
亞洲最大的鈦粉企業富士特鈦業公司落戶寶雞高新區;
投資2億元的臺灣華新麗華股份獨資的“特種鋼中厚板材生產項目”在寶雞高新區建成,成為國內最大的中厚板材生產基地;
由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與寶鈦集團投資26億元的國家核級鋯材研發及檢測中心暨核級鋯材生產線項目落戶高新區,形成了包括核級海綿鋯、鋯合金熔煉、鋯材加工等在內的完整的核級鋯材產業體系,填補了我國核級鋯材生產空白。
如今,寶雞高新區鈦企業年出口各類鈦材料400噸以上,產品遠銷歐美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與美國波音等國際知名大公司實現合作,國際合作步伐不斷加快,“寶雞·中國鈦谷”已然成為世界鈦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鈦谷之心:
創新驅動企業發展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智能手機玩切水果游戲,一個個水果“唰唰唰”飛快地被“切”開,玩起來酣暢淋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能這么輕松快速地點擊屏幕玩游戲,手機觸摸屏里的一層鍍膜功不可沒,它能增強屏幕的分辨率,提高觸摸屏的反應速度。而這層鍍膜因為材料的特殊性,不是誰都能生產,它運用的是一種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材料——鉬鈮合金靶材。
“經過3年的無數實驗,我們終于研究出了鉬鈮合金靶材,替代國外進口。”寶雞市科迪普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玉柱沒有一點企業領導人的架子,是一個實在的技術人員。他告訴記者,2013年,他們的鉬鈮合金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同年申報了國際專利PCT,并在美國、日本、韓國成功注冊。
“企業的存在,就是要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陳玉柱說,去年7月,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建立高端新材料研發工程中心,計劃重點對鎳基合金、輕型硬質合金等材料進行研究開發。
“為了激活園區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力,高新區還先后出臺了《關于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關于鼓勵與支持產學研合作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創新政策文件。”寶雞高新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高新區制定了高層次人才創業支持政策、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支持政策及自主知識產權獎勵扶持政策、風險擔保補償政策等。
目前,寶雞高新區鈦行業新添了防彈鈦及鈦合金頭盔、玻璃幕墻鈦合金卡子、鈦合金心臟起搏器殼、新型鈦合金人工關節、頸動脈鈦合金止血鉗等生力軍,這些新產品不但能在國內替代同類進口產品,還出口到了國際市場。
今年4月上旬,由寶鈦股份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重點科技項目“4500米載人潛水器TC4載人球殼制造技術研究”項目進入載人球殼建造的最后沖刺階段——半球合攏焊接,該項目完成后將實現我國深海探測領域載人潛水器關鍵部件國產化。
在處處涌動著創新激情的寶雞高新區,眾多企業的創新實力層層疊加,使得高新區的“創新能力指數”節節攀升,我們仿佛看見,一個個科技創新成果正破殼而出,一頂頂科技桂冠正榮耀摘來……
鈦谷之翼:
強化平臺載體建設
時間,總會證明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寶雞市市長錢引安表示,要以“中國鈦谷”為引領,培育壯大新材料產業,發揮國家鈦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鈦谷有色金屬交易中心作用和龍頭企業優勢,加強行業內企業間深度合作,提升產業整體水平。努力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車配件、醫療器械等應用領域實現新突破。
過去,由于鈦和鈦合金市場交易方式落后,信息資源渠道有限,定價機制不透明,運營成本和客戶成本過高等因素,鈦行業中的一些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為解決這一問題,2014年12月16日,籌備了幾年的鈦谷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在寶雞高新區正式開業。“鈦谷有色金屬交易中心的成立,解決了產業鏈末端的市場之困,幫助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真正實現價值化。”鈦谷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執行總經理張才敏表示。
張才敏的話似乎有點深奧,簡單地來看,意思就是寶雞高新區有了這個交易中心,園區內的企業買賣鈦材就像在淘寶上買賣商品一樣方便快捷。買家確認商品后,將貨款的30%打入中心賬戶,倉儲和物流安排發貨,成交后再支付余款,一方面企業減輕了采購和銷售成本,另一方面用戶有了更好的選擇鈦產品的新渠道。
“鈦谷有色金屬交易中心通過集約化的方式,建立產品需求市場的信息、物流窗口,減少企業間無序的價格競爭,鑄就鈦產業在國際國內定價權的核心地位。”張才敏說,交易中心開業才僅僅4個月,就有騰鑫鈦業、巨成鈦業等54家企業在中心簽約掛牌。
近年來,寶雞高新區為建設更好的“鈦谷”,努力建設各類平臺載體解決企業成長之困,努力整合各種資源優勢激發創新主體的原動力,陜西省鈦及稀有金屬材料產業聯盟(簡稱“鈦產業聯盟”)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平臺。
為推動鈦產業的發展,在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的指導下,由寶雞高新區管委會、寶鈦集團等作為發起單位,成立了陜西省鈦及稀有金屬材料產業聯盟,已有成員單位78家。自成立以來,鈦產業聯盟在推動寶雞高新區鈦產業項目建設,開展相關知識產權培訓,爭取政策資金支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借助產業聯盟的力量,我以發明專利‘鈦種板制造技術’獲評2100萬元,實貸900萬元。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方面開創了寶雞先例。”寶雞市巨成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羅建輝呵呵笑道。
近年來,鈦產業聯盟配合市科技局、工信局等部門,通過發放問卷、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形式,解決企業需求。鈦產業聯盟的副秘書長王敬青認為,“鈦產業聯盟作為聯結政府、企業和市場的橋梁和紐帶,有責任和義務協助政府引導鈦及稀有金屬材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據了解,除了鈦谷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和鈦產業聯盟,寶雞高新區還成立了國家鈦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鈦產業專利導航試驗區、陜西省鈦及稀有金屬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平臺和載體,為企業之間共享創新成果、保護知識產權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助力“中國鈦谷”騰飛的重要翅膀。
tag標簽: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