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領域高溫鈦合金鍛件的標準規范
發布日期:2020-2-8 23:22:25
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 (GB/T ××××-××××) |
編制說明 |
(送審稿) |
2019-6 |
《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
編制說明(送審稿)
一、工作簡況
1. 任務來源
根據國家標準委《關于下達2017年第四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綜合[2017]128號)的要求,由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和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起草《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國家標準。項目計劃編號:20173772-T-610,計劃完成年限為2019年。
2.主要起草單位簡況
2.1寶鈦集團有限公司
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65年,是國家“三五”期間為滿足國防軍工、尖端科技發展的需要,以“九0二”為工程代號而投資興建的國家重點企業,原名902廠,1972年更名為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隸屬于國家冶金工業部;1983年劃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主管;1999年劃歸中國稀有稀土集團公司管理;2000年劃歸到陜西省,隸屬于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年,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理順國有資產管理關系,工廠整體改制為寶鈦集團有限公司。
歷經近50年的艱苦磨礪,寶鈦集團現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實力最雄厚、體系最完整的以鈦及鈦合金為主的稀有金屬材料專業化科研生產基地,是我國鈦工業的搖籃和旗幟。是中國鈦、鋯國標、軍標、行規的制定者,代表著我國鈦、鋯材加工技術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鈦谷”和“國家高技術新材料產業基地”的龍頭企業。目前,公司主導產品鈦材年產量已位居世界同類企業第二。
我國第一顆氫彈的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潛艇的勝利下水、第一顆軟著陸衛星順利返回地面、首次向太平洋海域成功發射運載火箭、“嫦娥”奔月成功都有寶鈦集團的功績。系列殲擊機、直升機、各型運載火箭、衛星、系列導彈和神舟飛船,以及核動力船舶等都使用了寶鈦集團研制生產的鈦及鈦合金稀有金屬材料。它不僅使中國擺脫了重點型號和武器裝備關鍵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豐富了我國航空用鈦合金材料體系,而且大大提升了我國軍事裝備水平和國產化能力,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尖端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2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
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21日,由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原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作為主發起人設立。并作為中國鈦工業第一股于2002年4月1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名稱:寶鈦股份;股票代碼:600456)。
公司是“鈦鋯及其合金標準研制創新示范基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全國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所在地被譽為“中國鈦城”、“中國鈦谷”。
公司建立起“海綿鈦、熔鑄、鍛造、板材、帶材、無縫管、焊管、棒絲材、精密鑄造、原料處理”十大生產系統,形成30000噸鈦鑄錠和20000噸鈦加工材生產能力。公司主體裝備由美、日、德、奧等十五個國家引進,主要有2400W電子束冷床爐、15t/10t真空凝殼爐、萬噸自由鍛壓機、2500t快鍛機、高速棒絲生產線、鈦帶生產線(MB22-TI型二十輥冷軋機)、3.3米寬厚板生產線等,這也使我國成為繼美、日、俄后擁有完整鈦工業產業鏈的國家。
公司加大科技創新和新產品開發,主要產品覆蓋鈦及鈦合金板、帶、箔、管、棒、線、鍛件、鑄件等,并逐步擴展到鋯、鎳、鋼等材料領域,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艦船等高精尖領域和氯堿化工、電力、冶金、醫藥及海洋工程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借力資本市場,通過實施增長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公司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挪威、瑞典、新加坡、意大利、印度、韓國等幾十個國家,與空客、波音等航空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逐步成為世界鈦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3. 主要工作過程
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在接到該標準的制定任務后,成立了標準編寫組,召開了標準項目編制啟動會議,對標準編寫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分工,主要工作過程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3.1起草階段
本標準依據我國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市場情況首次制定,在起草階段進行了大量的數據收集和測試研制,同時兼顧了航空航天主干高溫鈦合金牌號。
1) 2018年1月成立標準編制組,并明確了工作的職能和任務。
2) 2018年2月~2018年3月對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的生產和使用狀況進行了相關資料的收集和總結,并對相關的技術資料進行了對比分析。
3) 2018年4月~2018年5月根據對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形成了《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的征求意見稿。并進行了廣泛的征求意見工作。
4)2018年6月28日,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組織召開了《先進結構材料領域關鍵技術標準研究》課題工作會議。來自全國15家單位23位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對《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國家標準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討論,形成修改意見如下:①將產品的力學性能考核指標按GJB 2218的規定進行修改;②刪除3.9.1條中“TA5、TA13”;③將表格中量與單位按GB/T 1.1的要求進行統一修改;④對標準文本進行編輯性修改;最后參加本標準討論的全部專家一致同意:對《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標準的討論稿按修改意見修改后,形成《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的征求意見稿。
3.2征求意見階段
1)本標準編制組將征求意見稿發送至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標準計量質量研究所、中鋁沈陽有色金屬加工有限公司、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寶鋼特鋼有限公司、湖南金天鈦業科技有限公司、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18家相關生產應用單位和科研院所進行了廣泛的征求意見工作,并在中國有色金屬標準質量信息網進行掛網征求意見,回函的單位共17家、回函并有建議或意見的單位共10家、沒有回函的單位共1家。
2) 2018年9月19日,根據科技部下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結構材料領域關鍵技術標準研究》重點專項的要求,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天津組織召開了《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預審會。來自全國15家單位23位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對《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國家標準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討論,形成修改意見如下:①刪除3.1.2條中非自耗電極熔煉方法;②3.4.2條明確環材性能考核規格;③修改表4中TA19試驗溫度,建議與國軍標保持一致;④3.11中鍛件表面粗糙度改為強制要求;⑤修改5.3條檢驗項目條款。本標準編制組通過直接采納其10條修改建議或意見后(征求意見情況詳見《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匯總處理表》),形成了標準送審稿及其編制說明,并提交有色標委會對標準送審稿進行審查。
3.3審查階段
3.4報批階段
4. 主要參加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作的工作
本標準由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
主要成員:胡志杰、馮軍寧、陳秉剛、張江峰、岳旭、解晨、白智輝、馬忠賢、馮永琦、何書林、高頎、賈栓孝、朱紹祥、孫紅軍。
所作的工作:胡志杰、馮軍寧、陳秉剛、張江峰為主要起草人,負責方案制定、資料收集、產品調研、技術參數的確定以及標準條款編寫等工作;解晨、白智輝、馬忠賢、馮永琦、何書林、高頎、賈栓孝、朱紹祥、岳旭、孫紅軍主要負責標準資料的收集、產品生產和使用情況的調研以及協助產品試驗等工作。
二、標準編制原則和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論據
1. 標準編制原則
本標準在編制時,主要參考了寶鈦集團企業標準、協議標準、內控標準及國外相關鍛件標準,結合市場調研,完成了標準征求意見稿。同時,項目組確定出以下主要原則:
a)標準應嚴格按照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一部分:標準的結構與編寫》的規定格式進行編寫。
b)所列材料均為已大量批產并廣泛使用的牌號。
c)產品的技術指標應均得到相應印證,確保合理性。
2.確定標準主要內容的論據
本次制訂時,鈦合金牌號的主要技術要求及指標,參照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航空及航天單位簽訂的高溫用鈦合金品技術協議、國家航空航天用軍用標準及國家標準為主要參考依據。
所參考的部分技術協議如表1。
表1
1.1.1.1.1 編 號 | 1.1.1.1.2 名 稱 | 1.1.1.1.3 協議單位 |
1.1.1.1.4 XJ/BS 5106-1994 | 1.1.1.1.5 航空發動機用鈦合金環坯技術協議 | 1.1.1.1.6 / |
1.1.1.1.7 XJ/BS 5275-2004 | 1.1.1.1.8 航空發動機盤、鼓筒和鼓筒軸用高溫鈦合金餅環坯標準 | 1.1.1.1.9 / |
1.1.1.1.10 XJ/BS 5338-2006 | 1.1.1.1.11 航空用高溫鈦合金鈦合金技術條件 | 1.1.1.1.12 / |
1.1.1.1.13 XJ/BS 5585-2016 | 1.1.1.1.14 航空用鈦及鈦合金鍛件和鍛坯規范 | 1.1.1.1.15 / |
1.1.1.1.16 XJ/BS 5281-2006 | 1.1.1.1.17 航天用TA15(BT20)環材協議標準 | 1.1.1.1.18 / |
XJ/BS 5552—2017 | TC31(Bti—6431s)鈦合金鍛件技術協議 | 1.1.1.1.19 / |
1.1.1.1.20 GJB 391A-2015 | 1.1.1.1.21 航天用鈦合金餅材規范 | 1.1.1.1.22 國家軍用標準 |
1.1.1.1.23 GJB 1169A-2014 | 1.1.1.1.24 航天用鈦合金環材規范 | 1.1.1.1.25 國家軍用標準 |
1.1.1.1.26 GJB 2218A-2018 | 1.1.1.1.27 航空用鈦及鈦合金鍛件和鍛坯規范 | 1.1.1.1.28 國家軍用標準 |
1.1.1.1.29 GJB 2220-2018 | 1.1.1.1.30 航空發動機用鈦合金餅環坯規范 | 1.1.1.1.31 國家軍用標準 |
1.1.1.1.32 GJB3763A-2004 | 1.1.1.1.33 鈦及鈦合金熱處理 | 1.1.1.1.34 國家軍用標準 |
1.1.1.1.35 GB/T 16598 | 1.1.1.1.36 鈦及鈦合金餅和環 | 1.1.1.1.37 國家標準 |
1.1.1.1.38 GB/T 3620.1 | 1.1.1.1.39 鈦及鈦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 | 1.1.1.1.40 國家標準 |
1.1.1.1.41 AMS4928 | 1.1.1.1.42 退火態TC4鈦合金鍛件、線材、鍛件、環材和拉拔型材 | 1.1.1.1.43 美國宇航材料標準 |
對規范規定的各項技術指標的詳細說明如下:
2.1 材料與化學成分要求
由于鈦及鈦合金化學活性高,易受H、O、N等氣體污染,所以規定鑄錠需采用真空熔煉;為保證成分均勻性,規定鑄錠的熔煉次數不得少于兩次。AMS等國外先進標準對鈦合金的熔煉次數均有此規定。
為考慮標準間的相互協調性和一致性,本規范規定產品的化學成分均引用GB/T3620.1。
2.2 牌號、規格、狀態
本規范包含的鍛件主要用于需方后續精機加工,所以規定鍛件的交貨狀態為退火態(M態);當需要后續熱加工時,供方可熱加工態供貨。退火制度依據GJB3763和供需雙方的技術協議確定,具體如表2所示。必要時,供方還可適當選擇和調整熱處理制度。
表2
牌號 | 推薦的熱處理制度 |
1.1.1.1.44 TA7 | 1.1.1.1.45 750℃~850℃,1 h~4h,空冷 |
1.1.1.1.46 TA15 | 1.1.1.1.47 700℃~850℃,1 h~4h,空冷 |
TA19 | 1.1.1.1.48 970℃±10℃,保溫1h~2h,空冷; 593℃±10℃,保溫8h,空冷。首次退火溫度允許在β轉變溫度以下14℃~28℃范圍內調整 |
TA32 | (Tβ-20)℃,保溫1h~2h,空冷或更快速度冷卻;590℃~610℃,保溫2h,空冷。首次退火溫度允許在β轉變溫度以下15℃~35℃范圍內調整。 |
TA33 | (Tβ-20)℃,保溫1h~2h,空冷或更快速度冷卻;680℃~720℃,保溫2h,空冷。首次退火溫度允許在β轉變溫度以下10℃~35℃范圍內調整。 |
1.1.1.1.49 TC1 | 1.1.1.1.50 700℃~850℃,1 h~4h,空冷 |
1.1.1.1.51 TC2 | 1.1.1.1.52 700℃~850℃,1 h~4h,空冷 |
1.1.1.1.53 TC4 | 1.1.1.1.54 700℃~800℃,1 h~4h,空冷 |
1.1.1.1.55 TC6 | 1.1.1.1.56 860℃~920℃,保溫1h~2h;隨爐或轉爐冷卻至600℃~650℃,保溫2h,空冷 |
1.1.1.1.57 TC11 | 1.1.1.1.58 950℃±10℃,1 h~3h,空冷+530℃±10℃,6h,空冷。首次退火溫度允許在β轉變溫度以下30℃~50℃范圍內調整 |
1.1.1.1.59 TC17 | 1.1.1.1.60 840℃±10℃,保溫1h~4h,空冷; 800℃±10℃,保溫2h,水冷;630℃±10℃,保溫8h,空冷 |
1.1.1.1.61 TC25 | 1.1.1.1.62 950℃~970℃,保溫1h~4h,空冷;530℃~570℃,保溫6h~24 h,空冷。首次退火溫度允許在β轉變溫度以下30℃~50℃范圍內調整 |
1.1.1.1.63 TC31 | 1.1.1.1.64。═β-30)℃, 保溫1h~2h,空冷;450℃~650℃,保溫4h~8h,空冷。首次退火溫度允許在β轉變溫度以下20℃~50℃范圍內調整。 |
本規范包含的鍛件(主要產品形式以餅環材為主)牌號及規格是依據實際應用情況確定的,具體見表3的規定。其他形狀的鍛件尺寸應按圖紙要求執行。
表3
牌 號 | 供應狀態 | 產品形式 | 規格,mm | |||
外徑D | 內徑d | 截面高度H | 環材壁厚 | |||
TA7、TA15、TA19、TA32、TA33、TC1、TC2、TC4、TC6、TC11 TC17、TC25、TC31 | 熱加工態 (R) 退火態 (M) | 餅材 | 150~500 | — | H< D | — |
>500~1000 | — | 50~500 | — | |||
環材 | 200~500 | 100~400 | 25~300 | 25~150 | ||
>500~900 | 300~850 | 45~500 | 25~250 | |||
>900~1500 | 400~1450 | 110~700 | 25~400 |
2.3力學性能
本規范包含合金牌號的力學性能指標依據現有供需雙方執行的技術協議和實物水平確定。室溫及高溫力學性能具體指標見表4,表5。
表4
牌號 | 室溫力學性能,不小于 | |||
抗拉強度 Rm,MPa | 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 Rp0.2,MPa | 斷后伸長率 A,% | 斷面收縮率 Z,% | |
TA7 | 785 | 680 | 10 | 25 |
TA15 | 885 | 825 | 8 | 20 |
TA19 | 895 | 825 | 10 | 25 |
TA32 | 900 | 800 | 6 | 13 |
TA33 | 950 | 880 | 6 | 15 |
TC1 | 585 | 460 | 15 | 30 |
TC2 | 685 | 560 | 12 | 30 |
表4(續)
牌號 | 室溫力學性能,不小于 | |||
抗拉強度 Rm,MPa | 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 Rp0.2,MPa | 斷后伸長率 A,% | 斷面收縮率 Z,% | |
TC4 | 895 | 825 | 10 | 25 |
TC6 | 940 | 840 | 8 | 20 |
TC11 | 1030 | 900 | 10 | 30 |
TC17 | 1120 | 1030 | 7 | 15 |
TC25 | 980 | 860 | 8 | 18 |
TC31 | 1000 | 900 | 6 | 10 |
表5
牌號 | 試驗溫度,℃ | 高溫力學性能,不小于 | |||
抗拉強度 Rm,MPa | 持久強度,MPa | ||||
σ100h | σ50h | σ35h | |||
TA7 | 350 | 490 | 440 | ― | ― |
TA15 | 500 | 570 | — | 470 | ― |
TA19 | 480 | 620 | ― | ― | 480 |
TA32 | 550 | 560 | 430 | — | — |
TA33 | 600 | 600 | 310 | — | — |
TC1 | 350 | 345 | 325 | ― | ― |
TC2 | 350 | 420 | 390 | ― | ― |
TC4 | 400 | 620 | 570 | ― | ― |
TC6 | 400 | 735 | 665 | ― | ― |
TC11 | 500 | 685 | ― | ― | 640a |
TC17 | 370 | 905 | 685 | ― | ― |
TC25 | 500 | 735 | ― | 637 | ― |
550 | 685 | ― | 441 | ― | |
TC31 | 650 | 500 | ― | ― | 420 |
2.4 超聲波檢驗
1.1.1.1.65 產品應按GB/T 5193進行超聲波探傷,檢驗結果應符合表6的規定。
表6
產品截面高度或壁厚,mm | 驗收級別 |
≤150 | A |
>150 | B |
2.5 低倍、顯微組織
1.1.1.1.66 產品的橫向低倍組織不應有裂紋、縮尾、氣孔、金屬夾雜或非金屬夾雜、影響使用的偏析及其他目視可見的冶金缺陷。
經熱處理后,產品的顯微組織應符合如下要求:
TA7鈦合金的顯微組織應是等軸α組織或等軸和拉長α組織,以及部分破碎和扭曲的晶界α及片狀α,無完整的原始β晶界。其他鈦合金的顯微組織應是兩相區加工產生的組織,無完整的原始β晶界。在轉變的β基體上的等軸α組織、或等軸α和拉長α組織,以及部分破碎和扭曲的晶界α及片狀α都是可接受的組織。
3 主要試驗(或驗證)情況分析
3.1 主要試驗數據分析
本標準經過了大量實物供應及數據儲備,形成了我國現階段可批量穩定生產供貨的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產品標準。
表7~表13和圖1~圖5為標準中典型合金比對中的相關原始數據分析。
表7 室溫性能原始數據
錠號 | 規格 | 室拉性能 | |||
Rm(Mpa) | Rp0.2(Mpa) | A(%) | Z(%) | ||
534-20170247 | Φ370/Φ275×160 | 957 | 890 | 12 | 47 |
962 | 884 | 13 | 43 | ||
534-20170136 | Φ560/Φ440×300 | 965 | 888 | 14 | 36 |
956 | 882 | 13.5 | 43 | ||
534-20170136 | Φ680/Φ570×500 | 964 | 898 | 11 | 37 |
964 | 899 | 16 | 37 | ||
534-20170458 | Φ342/Φ322×230 | 984 | 911 | 20 | 45 |
1000 | 929 | 17 | 45 | ||
534-20170565 | Φ342/Φ322×230 | 979 | 916 | 14 | 37 |
985 | 916 | 15 | 39 | ||
534-20170707 | Φ640/Φ480×80 | 986 | 925 | 13 | 29 |
961 | 893 | 12 | 40 | ||
534-20160159 | Φ510/Φ380×30 | 977 | 914 | 12 | 36 |
951 | 882 | 12 | 31 | ||
534-20160467 | Φ460/Φ220×45 | 968 | 901 | 16 | 41 |
988 | 922 | 16 | 40 | ||
534-20142601 | Φ340/Φ310×150 | 1034 | 999 | 15 | 46 |
1040 | 1004 | 12 | 44 | ||
534-20171450 | Φ380/Φ352×250 | 973 | 914 | 16.5 | 40 |
975 | 920 | 16.5 | 39 | ||
534-20171451 | Φ460/Φ220×45 | 926 | 856 | 13.5 | 29 |
933 | 871 | 14 | 31 | ||
534-20180140 | Φ206/Φ140×330 | 967 | 905 | 14 | 38 |
961 | 906 | 14 | 48 | ||
534-20160467 | Φ380/Φ352×250 | 969 | 903 | 16 | 43 |
981 | 917 | 16 | 47 | ||
534-20180940 | Φ390/Φ340×220 | 997 | 940 | 15 | 44 |
997 | 928 | 16.5 | 45 | ||
534-20160467 | Φ170/Φ124×320 | 989 | 912 | 12 | 30 |
971 | 901 | 12 | 31 | ||
534-20181327 | Φ310/Φ250×95 | 996 | 943 | 17 | 42 |
999 | 959 | 16.5 | 43 | ||
534-20161855 | Φ325/Φ293×55 | 1022 | 986 | 17 | 41 |
1023 | 985 | 16 | 44 | ||
534-20170565 | Φ269/Φ106×45 | 958 | 882 | 14 | 32 |
949 | 876 | 13 | 40 | ||
534-20170706 | Φ594/Φ234×220 | 990 | 930 | 14.5 | 40.5 |
995 | 930 | 15.5 | 41.5 | ||
534-20170706 | Φ594/Φ244×137 | 975 | 905 | 15.5 | 42.5 |
990 | 935 | 15 | 42.5 | ||
534-20170706 | Φ594/Φ238×262 | 970 | 905 | 14 | 39.5 |
970 | 895 | 19 | 40 | ||
534-20170706 | Φ594/Φ238×229 | 990 | 925 | 15 | 38.5 |
990 | 925 | 15 | 39 |
表8 高溫性能原始數據
錠號 | 規格 | 500℃高拉 | |||
Rm(Mpa) | Rp0.2(Mpa) | A(%) | Z(%) | ||
515-20180752 | Φ310/Φ270×200 | 659 | 533 | 22 | 65 |
654 | 531 | 21.5 | 65 | ||
515-20170814 | Φ380/Φ250×565 | 636 | / | / | / |
652 | / | / | / | ||
515-20141899 | Φ386/Φ344×30 | 658 | / | / | / |
660 | / | / | / | ||
515-20180649 | Φ122/Φ109×62 | 633 | / | 22.5 | 62 |
624 | / | 28.5 | 63 | ||
515-20152114 | Φ341/Φ297×210 | 635 | / | / | / |
630 | / | / | / | ||
515-20161749 | Φ230/Φ145×500 | 645 | / | / | / |
650 | / | / | / |
1)室溫抗拉強度分析
圖1 抗拉強度正態分布圖
表9 抗拉強度分析表
總樣本數 | 44 | CPK | 1.51 | ||
平均值 | 979 | 最大值 | 1040 | 最小值 | 926 |
下限值(標準值) | 895 | ||||
+3Sigma | 1034.75 | -3Sigma | 923.3 |
經分析,抗拉強度的CPK值整體分析為1.51,表明生產過程相當穩定,富余度較大。
2)室溫屈服強度分析
圖2屈服強度正態分布圖
表10 屈服強度分析表
總樣本數 | 44 | CPK | 1.23 | ||
平均值 | 916 | 最大值 | 1004 | 最小值 | 856 |
下限值(標準值) | 825 | ||||
+3Sigma | 989.93 | -3Sigma | 842.21 |
經分析,抗拉強度的CPK值整體分析為1.23,表明生產過程穩定,可控。
3)室溫斷后伸長率分析
圖3斷后伸長率正態分布圖
表11 斷后伸長率分析表
總樣本數 | 44 | CPK | 1.669 | ||
平均值 | 14.693 | 最大值 | 20 | 最小值 | 11 |
下限值(標準值) | 825 | ||||
+3Sigma | 19.7 | -3Sigma | 9.69 |
經分析,抗拉強度的CPK值整體分析為1.51,表明生產過程相當穩定,富余度較大。
4)室溫斷后收縮率分析
圖4 斷后收縮率正態分布圖
表12 斷后收縮率分析表
總樣本數 | 44 | CPK | 0.94 | ||
平均值 | 39.705 | 最大值 | 48 | 最小值 | 29 |
下限值(標準值) | 25 | ||||
+3Sigma | 55.35 | -3Sigma | 24.06 |
經分析,抗拉強度的CPK值整體分析為0.94,表明生產過程穩定還有提高余地。
5)高溫抗拉強度分析
圖5 抗拉強度正態分布圖
表13 抗拉強度分析表
總樣本數 | 12 | CPK | 2.02 | ||
平均值 | 644.7 | 最大值 | 660 | 最小值 | 624 |
下限值(標準值) | 570 | ||||
+3Sigma | 681.55 | -3Sigma | 607.78 |
經分析,抗拉強度的CPK值整體分析為1.51,表明生產過程相當穩定,富余度較大。
3.2 驗證分析結論
本標準對主要技術參數的規定是合理可行的,同時產品性能穩定性有一定富余度及可提升空間,通過本標準的實施,將促進航空航天用鈦行業的整體技術提高與發展,有利于新型高效的新產品的發展。
三、標準水平分析
1.采用國際標準的程度
本標準參考了ASTM B348、AMS4967、AMS4928、OCT1 90107等標準制定。其中尺寸規格及相應力學性能指標與國外標準一致或更嚴,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水平。
2.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的對比分析
本規范中的TA7、TA15、TC1、TC2、TC6和TC25五種鈦合金牌號,對應的前蘇聯牌號分別為BT5-1、BT20、OT4-1、OT4、BT3-1和BT25,相關產品標準有航空工業行業標準OCT1 90000-70《鈦合金模鍛件和鍛件》及OCT1 90043-72《整體軋制鈦合金環形件技術要求》。本規范中TA19鈦合金對應美國的Ti-6242,相關的產品標準有AMS4975和AMS4976。本規范與國外同類標準的綜合比較如下:
2.1化學成分
本規范與OCT 1和AMS的主要化學成分完全相同。
2.2 力學性能
其力學性能對比見表14、表15和表16。由此可見,本規范的力學性能指標不低于國外同類標準的水平。
2.3 超聲檢驗
本規范的產品有超聲檢驗要求,而OCT 1和AMS 4975、AMS4976標準中均無該要求。
綜上,本規范的技術要求不低于國外同類產品的要求。
表14
標準 | 牌號 | 室溫力學性能,不小于 | |||
Rm, kgf/mm2 | Rp0.2, kgf/mm2 | A, % | Z, % | ||
本規范 | TA7 | 785MPa | 680MPa | 10 | 25 |
TA15 | 885~1130MPa | 815MPa | 8 | 20 | |
TC1 | 585MPa | 460MPa | 15 | 30 | |
TC2 | 685MPa | 560MPa | 12 | 30 | |
TC6 | 980MPa | 880MPa | 10 | 25 | |
940MPa | 840MPa | 8 | 20 | ||
OCT1 90000-70 | BT5-1 | 80~100 | / | 10 | 25 |
BT20 | 95~115 | / | 10 | 25 | |
90~115 | / | 8 | 20 | ||
OT4-1 | 60~75 | / | 15 | 35 | |
55~75 | / | 12 | 23 | ||
55~75 | / | 10 | 23 | ||
OT4 | 70~90 | / | 10 | 30 | |
65~90 | / | 8.5 | 20 | ||
BT3-1 | 100~120 | / | 10 | 25 | |
95~120 | / | 8 | 20 | ||
OCT1 90043-72 | BT3-1 | 95 | / | 8 | 20 |
BT20 | 95 | / | 8 | 20 |
表15
標準 | 牌號 | 溫度 | 高溫力學性能,不小于 | ||
Rm,kgf/mm2 | 持久性能 | ||||
σ,kgf/mm2 | τ,h | ||||
本規范 | TA15 | 500 | ≥570MPa | 470MPa | ≥50 |
TC6 | 400 | ≥735MPa | 665MPa | ≥100 | |
OCT1
90000-70 |
BT20 | 500 | 65 | 48/45 | 50/100 |
BT3-1 | 400 | 72 | 70/68 | 50/100 | |
450 | 65 | 58/55 | 50/100 |
表16
標準 | 牌號 | 重量或規格 | 室溫力學性能,不小于 | |||
抗拉強度Rm MPa | 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Rp0.2 MPa | 斷后伸長率A % | 斷面收縮率 % | |||
本規范 | TA19 | ≤150kg | 895 | 825 | 10 | 25 |
AMS4975 AMS4976 | Ti-6242 | ≤76mm | 896 | 827 | 10 | 25 |
四、與有關的現行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關系
該標準的制定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本標準與其他強制性國家標準無矛盾與不協調之處。
五、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
無。
六、標準作為強制性或推薦性標準的建議
鑒于國內目前沒有關于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專用的國家標準,因此建議該標準作為推薦性國家標準。
七、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過渡辦法
無。
八、廢止現行有關標準的建議
無。
九、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
無。
十、預期效果
本標準是新制定國家標準,具有普遍性、廣泛性和適用性。本標準的實施,將為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質量控制提供指導,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提高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實力;同時可促進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國航空航天鈦合金鍛件生產及裝備技術水平,對我國鈦行業的發展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航空航天用高溫鈦合金鍛件》標準編制組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