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鈦價格倒掛 部分地區啟動儲備機制
發布日期:2014-10-22 10:50:50
21世紀經濟報道 日前,記者從鈦錠生產企業攀枝花云鈦實業有限公司了解到,云南省對昆鋼的鈦錠收儲資金進行貼息補助,今年鈦錠收儲量上千噸。攀枝花云鈦實業有限公司是云南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由昆鋼發起組建。
昆鋼于2008年在國內率先取得鈦帶卷工藝技術的重大突破,成功生產出了中國第一卷冷軋寬幅鈦帶卷,發展到目前,攀枝花云鈦實業有限公司是國內先進的鈦材供應商,鈦材生產線設計產能2萬噸。但是,受產業頹勢影響,目前實際已建成4000噸的生產能力,而現有產能也只能發揮一半。鈦材產業靠收儲維生的局面由此可見一斑。
寶鈦華神鈦業有限公司馮磊表示,“海綿鈦行業洗牌嚴重,很多生產企業已經關停,從高峰時期的20多家,現在剩下的也就7家。上游的四氯化鈦企業從30多家銳減到六七家。”馮磊所描述的關停企業中,不乏往年的行業龍頭。
2005 年和2006 年海綿鈦市場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價格始終處于高位。由于海綿鈦價格較長時間居高,利潤空間巨大,誘發了國內海綿鈦投資熱潮。
寶鈦股份(600456.SH)稱,2014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平穩增長,但鈦行業市場依舊處于產能結構性嚴重過剩,需求不振的局面之中,加之有色金屬價格波動多變,海綿鈦價格持續走低,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了很大困難。
“截至2014年7月10日,公司收到榮泰商貿發來的海綿鈦652噸,貨值2665.3萬元;截至2014年6月底,公司收到寶文順隆發來的海綿鈦280噸,貨值1186.5萬元。”寶鈦股份一份在日前的公告如是描述自己的業務往來。寶鈦股份的海綿鈦采購價格,低于行業生產成本。
日前,攀鋼釩鈦(000629)董秘張景凡周四在2014年半年報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按目前海綿鈦市場價格計算,海綿鈦項目轉固定資產后,肯定是虧損的,但公司會采取一切措施,盡最大努力減少虧損。
攀鋼釩鈦研究院院長唐利稱,現在絕大多數海綿鈦企業處于產銷價格倒掛的狀態。“如果不虧損,就不會有那么多停產的企業了。”
2013年中國海綿鈦年產能為15萬噸,而海綿鈦的產量為8萬噸,產能嚴重過剩。2013年11月末,國家儲備局宣布在2013年收儲8700噸鈦錠,其目的為了減少鈦市場庫存,以保障國內稀有金屬行業健康發展。
收儲交易對家包括寶鈦集團、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西部鈦業、湘投金天鈦業、遵義鈦業、東方鉭業。
據馮磊觀察,今年海綿鈦的實際年產量也只有6萬噸左右。唐利稱,“攀鋼生產的海綿鈦70%以上品質超過0級。應該收儲高品質海綿鈦,引導產業向高端發展。”唐利同時認為,海綿鈦是鈦錠的原料,比鈦錠更適合作為國儲局的收儲品種。